烧友分享|交错时光的低频陷阱对比:主动AVAA对比被动式artnovion的Eiger Sub Trap

发布时间:2025/03/17分享至:

房间有大“峰”,超过10dB;房间有深坑,虽浅不宜填。我想这是每个发烧友都会面对的问题。不管是否独立影音室,作为客厅党的我也不例外。

新家毛坯时候就弄了个小箱子简单测了下,80Hz以上还不错,80Hz以下没法测,箱子搬运到毛坯房里不容易,也就作罢。

 

结果房间都弄好了,设备都进来了,发现问题。

 

越靠近幕布右侧客厅到阳台之间的墙角,68Hz左右就会快速“隆”起一个山峰,到右侧音箱摆放的地方,峰高17dB。这就很无奈了。

 

因为我除了看电影还要听音乐。唯一聊以自慰的是,峰比较窄,影响范围小,主观感受不是很明显。不过还是想试试解决。

 

于是,几年前买了两个PSI AVAA C20(当时214还没出),基本上绕着房间,间隔1.5m就测试下数据,发现唯一有效区域就是那个角落。无疑那里就是这个频率驻波的压力区,于是两个AVAA放上去。

结果和网络测试类似:一个AVAA降低了2.5dB峰值,两个一共降低了4dB。按照低频陷阱做横向对比,这个数据很不错了,但是有啥用?17dB的峰变成了13dB的峰,还是很高。

 

0/1/2 AVAA测试对比

 

这就已经打消了我用声装组件解决这个问题的想法,于是我出了AVAA,买了创诺。

 

 

可以看到创诺很容易就搞定了。但是这个在听感上还有一些问题,就是听人声非常好,但是器乐,特别是钢琴,感觉弱了一些。所以之后我把创诺的优化目标改为了L+R的模式。

 

上方是校准前,下方是L+R校准后

 

这个模式下,低频部分(根据图像看应该是200Hz以下)通过iir的方式进行处理,之上的频率通过左右实测结果混合作为目标曲线最小化处理,然后全频进行相位处理(低频是否iir处理,是否全频相位处理都可以进行设置)。

 

这下曲线虽然没有之前平,但是器乐的听感就回来了。之前并不显眼的500Hz峰的问题就体现出来了。具体到听感上,是人声这个频段有一些突出,没有创诺原来的曲线迷人。而且从混响时间看,中低频还是长了一点点。

 

这时候我又想起来AVAA对混响时间的作用。但是这次我不想再加AVAA了。因为AVAA对我来说有两个不足之处:一是处理范围限定在150Hz以下,对更高的频率不做处理;另一个是我在客厅,习惯开窗户,如果遇到大风天,开关门或者突然一阵疾风吹入,AVAA会响一声,有点吓人。虽然我调低了灵敏度,减少了出现的概率,但是并没有完全根治。

 

然后,我的目标就限定在了被动低频陷阱。

 

低频陷阱主流大体分两类。

 

一种是靠吸收材料。比较有名气的应该是gik吧,采用刚性玻璃纤维,既有玻璃纤维的高吸收效率,又规避了玻璃纤维对人体的风险。价位适中。不过全部都是织物表面,外观上老婆不喜欢,而且我们这里灰大,清理起来相对麻烦点。

 

一种是依靠震动吸收,通过将低频打散进入空腔,然后吸收。严格说AVAA的原理也是如此,通过喇叭振膜的移动形成一个“弹性减力墙”,以小体积提供了高性能。类似这样结构的产品,威巨声和artnovion比较常见,口碑也不错。

 

这类产品在artnovion的产品线里属于Bass Trap。然后我发现下面还有一个层级叫Sub Trap,属于吸收超低频的范畴。然后把两个产品图都给老婆过目,老婆直接拍板Sub Trap,理由非常充分:Bass Trap上面的平面比较小,啥都放不了;Sub Trap是一个三角形平顶,可以放装饰物。我当即觉得,有道理。

 

artnovion的Sub Trap根据不同饰面有不少种,按照技术参数大体分两类,主要是对中高频部分的影响不同。根据我的需要,我选择对中高频影响更大的那类,然后根据老婆的外观要求,定下来Eiger。询问代理米乐影音,Corner款式要订货,Stand Alone现货。Stand Alone款和Corner相比多了两个饰面、多了底部的脚钉。老婆的意思,如果放那里觉得不合适,也可以放阳台上面放花盆。所以就定了Stand Alone。

 

500Hz在0.5~0.6之间

500Hz在0.55~0.7之间

 

这里我还搞错了两个事情,所以到货的时候被老婆“教育”了。

 

官方尺寸736×892×453mm,我以为736是高,结果892是高,两放起来原本以为高度是1.5m,结果1.8m,快和我一样高了。

 

另一个是453,我以为是直角边的边长,结果是钉垫到前面板的长度,实际直角边有大概56cm,也长了10cm。嗯,结果比原来和老婆形容的,大了不少。

 

 

反正来都来了,就随便测测看吧。

 

 

和上面的对比,可以看到无论校准前还是校准后,曲线都更为平直。而且和AVAA不一样的是,AVAA主要是削峰,这个大家伙凭借大体积确实改变了房间模式,填谷更为明显。以我刚才说到的500Hz为例,都以校准后绿色进行对比吧。

 

以0为基准,之前峰是2dB多一点,右侧谷是-3dB,相差4dB多一点。校准后,峰是1.5dB,右侧谷是-2dB,相差3.5dB。左侧300Hz多一点的谷,之前是2.5dB多一点,校准后是-1dB,可以视为没有谷了。

 

结果就是:500Hz的峰和两边落差明显减小,听感更自然一些,用老婆下午看腾讯视频美食纪录片时突然冒出来的一句话形容——今天解说的声音好像比昨天舒服了。

 

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校准前55Hz的峰和70Hz的谷。

 

有玩过吸音产品的朋友应该都知道,东西少的时候往往曲线没影响,混响时间是会缩短的,非要多到一定程度,曲线才会有变化,而混响时间则更为明显。

 

因为umik借给朋友了,没办法用rew测量,但是创诺的测量还是会给定一个标准的1000Hz rt60,放大家伙之前是0.35s,之后是0.31s。曲线上,在1000Hz,二者数值几乎没有任何差异。

 

我个人结合听感,感觉混响时间方面是达到预期目标的。至于具体实测参数,后续有机会再发。而且这个是可调的,我现在选择的是38~42Hz,就是简单试试效果,我感觉目前空间更好的选择应该是47~50Hz,甚至55~62Hz。所以等下次调整的时候再做详细测试吧。

 

总结

 

如果你的房间放不下artnovion的Sub Trap这类体积的东西,又有60Hz以下的驻波,AVAA确实是非常棒的选择。

 

如果你的房间能放下Sub Trap,我觉得这是更好的选择。

 

单从吸收效率看,150Hz以下,AVAA强;但是结合房间模式改变看,artnovion Sub Trap更全面。

 

延伸阅读

artnovion Sub Trap官网页面:

https://www.artnovion.com/product-categories/9-bass-trap/products/320-sub-trap-range

 

※    本文源自“什么值得买”,作者大大胖子。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。

※    如欲了解更多信息,您可以在脸书上关注“米乐影音 Miro Sound & Vision”,或者访问米乐数码影音官网(www.mirosoundvision.com)及致电(021)36522009/36522010。